爱心救助申请 救助热线:0311-86061854  
网站首页 中心简介 新闻中心 科研课题
救助申请 脑瘫专题 救助案例 联系我们
  网站首页 >> 脑瘫的病因 >> 文章内容

宝宝比同龄人发育慢、不会走路、不会说话……缺了它影响孩子一生,家长一定要警惕!

日期:2019-07-30  来源: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

 

前两天看了一则新闻,28岁的郝小姐说,她家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显露出一些“不同”:其他同龄小孩已经能连贯数数字、走路也稳当了,而她的宝宝却还没开口,还不会走路……带宝宝到医院做了检查,结果令她当场崩溃: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都比正常儿童低很多

 

“医生说是我孕期甲减影响了宝宝的脑补发育。”郝小姐满是懊悔和愧疚:“早知道我怀孕前就该去查一下甲状腺功能了,现在真是害苦了我的宝宝……”

 

(图源网络,侵删)

 

究其原因,不得不提到人体的一类微量元素——碘。据数据统计,近些年碘元素缺乏的孕妇有所增多,若不及时进补纠正,碘缺乏对母婴的健康都极为不利。宝妈都很注意给宝宝补钙、补铁、补维生素之类的,但却很容易忽略补碘

 

碘号称“智慧元素”,它影响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,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,体内不能生成,需从外界获取。

 

 

 

缺碘的危害

 

 

 

1. 影响脑部功能。使大脑丧失认知能力,引起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,比如智力低下、听力语言障碍、运动神经障碍等。

 

2. 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,容易引起甲状腺肿,人称“大脖子病”。

 

3. 孕妇缺碘对胎儿危害大,容易引发早产、流产、死胎或致畸,也有导致婴儿先天耳聋的风险。

 

4. 婴幼儿严重缺碘,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,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,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,诱发地方性克汀病,俗称地方性呆小病,表现为身材矮小、聋哑、智力低下、言语障碍等。

 

(图源网络,侵删)

 

 

 

我们究竟该怎样科学补碘?

 

 

 

 

 

最科学、最有效、最直接的方法是:食盐加碘。食用碘盐,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办法,它不仅安全、有效、经济和容易推广,又符合微量、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。

 

所以我们日常保证正常的碘盐食用量,基本都可以达到人体的碘需求。

 

 

 

 

但孕妇和幼儿对碘摄取量有特殊的需求。

 

育龄妇女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胎儿、婴幼儿、学龄儿童等,由于身体需求是碘缺乏危害的主要受影响者,称为“碘特需人群”,在日常生活中这部份人群尤应注意碘的合理和额外补充。

 

备孕中、已孕和哺乳妈妈,应选用加碘食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,并鼓励每周额外摄入1~2次含碘丰富的海产品,例如海带、紫菜、虾皮、海贝以及海鱼等。当然也要遵从医嘱适量补充维生素,定期做孕检。

(图源网络,侵删)

对于宝宝们来说他们出生前的碘补充要由他们的妈妈来完成,出生后3个月内,宝宝们无法添加辅食,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。

 

6个月后,宝宝可以增加辅食,但不宜过多食用食盐,最好时常食用含碘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海苔、虾皮等。好的辅食,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助推器。当然一切都要适量,缺碘不可,但也要“碘”到为止。 

(图文来源于网络)

救助案例 救助申请 联系我们
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 
救助热线:0311-86061854 咨询QQ:2457335328
救助中心地址: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111号4楼
(友谊北大街与新华路交口北行300米路东中国光大银行楼上4楼)
技术支持:浩海科技
冀ICP备12020570号-1
返回顶部↑